在外創業勇攀登 心系家鄉甘奉獻 ——記淮南壽縣安豐鎮天崗村在外創業人士張仁磊
“小磊子這個人實誠、懂事,在外這么多年來,一直沒有忘記家鄉的老老少少。”
村民楊大爺口中的“小磊子”,名叫張仁磊,是淮南壽縣安豐鎮天崗村塘面村民組人,今年40歲。提起張仁磊,在他老家天崗村沒有不豎大拇指的。
1997年8月,由于父親因病早逝家庭經濟困難,張仁磊毅然放棄上高中的機會,含淚辭別母親,只身奔赴江蘇常熟,成為了一名名副其實的“打工仔”,開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。在工廠,張仁磊依靠自己的勤奮和努力,從普通工人做到技術負責人,積累了過硬的技術和豐富的企業管理經驗,也積攢了大量的人脈。盡管拿著令人羨慕的較高工資收入,但他并沒有滿足,因為他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負,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“要創造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”。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,2004年,他一手創辦起常熟政和無紡制品廠;2008年,成立常熟市金霸無紡制品有限公司。
“我是窮鄉僻壤里走出來的,我深知農村的苦、農民的難,我現在有了一點成就,應該幫一幫家鄉需要幫助的人。”張仁磊創業有成沒有忘記生他養他的故鄉,他是這樣說的,也是這樣做的,這些年來,他時刻關注家鄉的發展,心系貧困群眾。
有感于自己初中才畢業就背井離鄉進城打工,讓張仁磊對貧困家庭的孩子產生了一種特有的情愫。幾年來,他先后資助村里貧困兒童7名、貧困大學生2名。2018年9月,秋學期開學季,他特地從常熟趕回老家,向家鄉的竹興小學全體學生贈送了精美的書包,向學校捐贈了兩臺電腦和書籍,祝福孩子健康成長,祝愿家鄉教育越辦越好。
多年來,每一次回鄉,張仁磊都要走走“窮親”,不僅僅是問寒問暖,更多的是給予資金援助和精神慰藉,據統計,已累計為特困戶捐款3.8萬余元,向敬老院“五保”老人捐物折合人民幣1.7萬元。
2020年春節期間,新冠肺炎疫情突發,張仁磊的政和無紡制品廠被當地政府征用,承擔口罩生產任務。作為一名企業家,張仁磊深知這是當地政府對自己的信任,但也感到這項任務的艱巨、責任的重大。為了支援疫區抗擊疫情,保護同胞生命安全,他沒有半點猶豫,欣然接受,并用最短的時間完成工廠轉型,開足馬力全線生產。在向疫線源源不斷地提供口罩的同時,張仁磊沒有忘記家鄉,用實際行動支援家鄉“戰疫”,先后向安豐鎮天崗村捐贈價值8萬多元的口罩、消毒液、方便面等抗疫物質。
對家鄉的愛,對家鄉人的關心不僅僅體現在捐款捐物上,對張仁磊來說只要能幫上忙的都全力幫忙。聯想到自己當年外出找工作的艱辛,張仁磊知道一個農民走進城里找工作的不易,因此,工廠的每一次招工,他都把家鄉的人放在第一位,優先錄用。現在,政和無紡制品廠85%以上的工人都是壽縣老鄉。
在外鄉人眼里,張仁磊同樣是一名樂于幫人、替人解難的好心人。廠里的江西籍工人魏曉萍3年前丈夫被查出食道癌,每年需要幾萬元治療費用,她家里有二位老人,兒子剛上大一,家庭唯一的經濟來源是她打工的收入,生活之困難可想而知。得知這一情況后,張仁磊向她送上了10000元,說道:“這點錢對你家來說是杯水車薪,起不到什么大的作用,這只是我的一點心意,請你收下。以后,我會力所能及的幫助你的家庭”。為了幫助魏曉萍度過難關,張仁磊在廠里發起了募捐倡議,共得到職工捐款7萬余元。從那以后,每年張仁磊都給予魏曉萍一定的資助。魏曉萍在江西老家親人面前這樣說:"我找對了老板,進了一個好廠。"
最美是那家鄉的水,最愛是那家鄉的人。張仁磊表示,“今后,我將致力于個人事業的發展,一如既往地支持家鄉建設,一如既往地關愛家鄉人民”。
